小儿心律失常

定义

小儿心律失常是指儿童和新生儿规律、均匀的心脏节律发生的任何变化。

在小儿(包含新生儿)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本医疗中心拥有丰富经验,特别是治疗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心律失常。并且,本中心医疗团队对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进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科研文献和现行指南,尤其是对无症状心室预激儿童患者(沃尔夫 - 帕金森 - 怀特综合征,WPW)的治疗。

在本中心,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分为两类:通过植入起搏器诊断并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或缓慢心律失常),或通过射频导管消融术诊断并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或快速心律失常),大多数小儿心律失常病例可完全治愈。通常我们对5岁以下儿童患者采用保守疗法,对年长(最好是10岁以上)儿童行导管消融术。然而,对于有猝死、心脏停搏、晕厥或心脏衰竭风险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儿童患者,需强制进行导管消融术,甚至可在仅出生后几个月或幼年期进行。

症状描述

儿童心律失常的症状基本上取决于基础心脏疾病以及就诊时年龄。通常,患有快速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的新生儿和婴儿会因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而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这种症状可见于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持续性房性异位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一般而言,心悸是年龄稍长快速性心律失常儿童患者的首发临床表现,需要临床检查,一般包括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记录。晕厥(意识丧失)可能是由于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通常需要全套诊断检查。在儿童患者中,猝死并不常见,但其发生通常是由室性心律失常退化为室颤所致。如果发生儿童猝死,通常建议进行家族性诊断检查。

  • 心悸
  • 晕厥

如何诊断?

  • 室上性心律失常
    儿童室上性心律失常既可发生于心脏结构正常的患者,也可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与WPW相关的房室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胎儿期心律失常的85%,婴儿期心律失常的82%。1~5岁年龄组发病率降至65%,6~10岁年龄组降至56%,10岁以上儿童降至68%。在大多数情况下,婴儿期结束时心动过速会自行消退,但后期可能复发。对于严重症状的WPW儿童患者或猝死风险较高的无症状WPW儿童患者,常采用导管消融术治疗涉及单一或多个旁路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结性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婴儿期并不常见,1~5岁年龄组发病率为23%,6~10岁年龄组发病率为34%,10岁以上发病率为20%。大多数病例不会自行消退,需要导管消融术治疗。较少见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扑和房性异位性心动过速,儿童期发生率约为10%~15%,多数可自行消退。如果未自行消退,需要持续进行射频消融术完全治愈。
  •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在儿童期少见。儿童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依靠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电生理检查或心脏磁共振技术等。这种心律失常一般是良性的,正常情况下会在运动时消失,长期预后良好。对于具有肥厚性心肌病、长QT综合征(LQTS)、Brugada综合征(BrS)和致心律失常的右室心肌病(ARVC)的儿童患者,相关的室性心动过速的预后可能更差,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谨慎的检查。
    右心室流出道(RVOT)心动过速偶尔见于青少年,在这些情况下,必须排除ARVC。心电图显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电轴垂直或右偏。这种室性心动过速通常由运动或情绪诱导,可由异丙肾上腺素重复诱导,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有效。
    起源于左束支后束的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较罕见,射频消融治疗有效。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也可由情绪、运动或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可退化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如果自行终止,常引起晕厥;如果退化为室颤,可引起心脏停搏和猝死。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也可能发生在患有长QT综合征的儿童患者中,这是一种家族性疾病,以心室复极化时间延长和异常以及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脏停搏或猝死风险为特征。在未经治疗的有症状儿童患者中,首次晕厥发作后的15年内,死亡率高达70%。治疗方法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左心脏神经节截断术和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
  • 缓慢型心律失常 
    完全性房室阻滞是儿童期最主要的缓慢型心律失常。这种心律失常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发生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后。症状通常是心动过缓诱导的晕厥(意识丧失),通常通过植入起搏器进行治疗。               

建议进行的检查

如何治疗?

本医疗中心具备专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经验,在整个临床过程中,低龄患者将与家长一起住院,由专人陪护,并设有专门的休闲区。

治疗科室

可在GSD的以下科室向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专家问诊:

您有接受治疗的意向吗?

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妥善安排。